2022年06月21日

|

您当前所在位置: 河南省党史方志网 > 学术研究 > 青年论坛

弘扬伟大长征精神 深入推进新时代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

来源:《河南工运》2023年6月号 作者:李莎 王黎锋 时间:2023-08-18 分享: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伟大长征精神,作为中国共产党人红色基因和精神族谱的重要组成部分,已经深深融入中华民族的血脉和灵魂,成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丰富滋养,成为鼓舞和激励中国人民不断攻坚克难、从胜利走向胜利的强大精神动力。”

一、伟大长征壮举铸就伟大长征精神

  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工农红军进行长征并取得胜利,是中国革命转危为安的关键,创造了可歌可泣的战争史诗。正是在长征这一伟大壮举中,中国共产党人和红军将士用生命和热血铸就了伟大长征精神。

(一)长征精神的形成背景。 1933年9月底,国民党调集一百万军队,对中央根据地发动第五次大规模“围剿”。在“左”倾教条主义方针指导下,红军在反“围剿”战争中继续执行错误战略战术,遭到严重损失。1934年10月中旬,中共中央、中革军委率领中央红军主力,开始了战略转移的漫漫长征。1935年1月,遵义会议的召开,确立了毛泽东同志在党中央和红军的领导地位,开始形成以毛泽东同志为核心的党的第一代中央领导集体,开启了我们党独立自主解决中国革命实际问题的新阶段。1935年10月19日,中央红军主力到达陕北吴起镇,至此中央红军主力行程二万五千里、纵横11个省的长征胜利结束。1936年10月9日,红一方面军和红四方面军在甘肃会宁胜利会师。10月22日,红二方面军指挥部到达甘肃隆德将台堡(今属宁夏西吉),与红一方面军会合。至此,三大主力红军胜利会师。长征的胜利,是中国革命转危为安的关键。红军经受住各种千辛万苦的考验,实现了战略大转移,保存了极为宝贵的有生力量,为开创中国革命和革命战争新局面创造了重要条件。

(二)长征精神的形成条件。中国共产党早期革命精神是长征精神产生的源泉。中国共产党早期的革命精神包括红船精神、井冈山精神、苏区精神等等,长征的胜利正是中国共产党人对早期革命精神继承的有力证明,长征精神与早期革命精神是一脉相承的。遵义会议是长征精神形成的重要节点。遵义会议集中解决了当时最为紧迫的组织问题和军事问题,实际上确立了毛泽东同志在红军和党中央领导地位,结束了“左”倾错误思想,在党内开始形成坚持真理、服从真理、修正错误的良好氛围,为长征取得最终胜利奠定了坚实基础。长征途中艰苦的环境是长征精神产生的外部条件。红军的长征是在战争中和恶劣的自然环境下进行的,红军爬雪山、过草地,环境条件虽然艰苦,但红军始终保持乐观积极的态度,发扬不畏艰险、艰苦奋斗的精神,以坚定的革命信念克服万难、不怕牺牲,才取得了长征的伟大胜利。

(三)长征精神的时代价值。习近平总书记指出,“长征这一人类历史上的伟大壮举,留给我们最可宝贵的精神财富,就是中国共产党人和红军将士用生命和热血铸就的伟大长征精神。”中国共产党在不同历史时期形成的伟大精神有着不同的历史条件和时代主题,精神谱系作为一个系统整体,由许多高尚精神、优良作风、民族精神等组成,内涵丰富,具有一致性、连续性和传承性。长征精神既与革命战争年代形成的红船精神、井冈山精神、苏区精神等一脉相承,又与新中国成立以来形成的“两弹一星”精神、改革开放精神、抗疫精神等有机结合,充实和丰富着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新时代新征程,需要继承和发扬长征精神,凝聚起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磅礴力量。

 二、深刻把握长征精神的丰富内涵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要大力弘扬伟大长征精神。在2016年纪念红军长征胜利80周年大会上,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伟大长征精神,就是把全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根本利益看得高于一切,坚定革命的理想和信念,坚信正义事业必然胜利的精神;就是为了救国救民,不怕任何艰难险阻,不惜付出一切牺牲的精神;就是坚持独立自主、实事求是,一切从实际出发的精神;就是顾全大局、严守纪律、紧密团结的精神;就是紧紧依靠人民群众,同人民群众生死相依、患难与共、艰苦奋斗的精神。”长征精神为中国革命不断从胜利走向胜利提供了强大的精神动力,继承和发扬长征精神,就要准确理解和把握长征精神的丰富内涵。

(一)把全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根本利益看得高于一切,坚定革命的理想和信念,坚信正义事业必然胜利的精神。忠诚坚定的革命信念是红军不怕一切苦难、不惜任何牺牲的内在精神支柱,也是长征精神的核心。长征途中,红军血战湘江,四渡赤水,巧渡金沙江,强渡大渡河,飞夺泸定桥,鏖战独树镇,勇克包座,转战乌蒙山,前进道路上的每一步都要面对自然环境恶劣、物资保障匮乏等严峻考验,还要与追兵不断进行战斗。但是,红军将士们没有被困难压倒,而是凭借坚定的革命理想信念、优良的纪律作风和顽强的意志,一次次战胜生死存亡的考验。长征途中,广大红军将士用鲜血和生命诠释了对党和人民的忠诚,对理想信念的坚守。长征的胜利是坚定革命理想信念的必然结果,也正是因为红军将士们拥有崇高的共产主义理想和坚定的革命信念,红军队伍才能在一次次英勇奋战中与敌人抗衡,突破重重包围,最终取得长征胜利。

(二)为了救国救民,不怕任何艰难险阻,不惜付出一切牺牲的精神。不怕艰难险阻、不惧流血牺牲是中国共产党人宝贵的精神品格。这种革命英雄主义精神在漫长的长征途中得到充分展示,红军将士们在极其恶劣的自然条件下,在与敌人武器装备悬殊、兵力差距巨大的情况下,以坚定和革命信念和顽强的意志力,跨越雪山草地,征服了人类生存极限,以英勇的牺牲精神,冲破敌人的重重包围。正是“不怕任何艰难险阻,不惜付出一切牺牲”这种无畏的、高尚的革命英雄主义精神,成为红军将士取得一次次突围胜利的动力源泉,成为红军长征胜利的基础。

(三)坚持独立自主、实事求是,一切从实际出发的精神。军事指挥上的错误导致了第五次反“围剿”的失败,从长征出发到血战湘江,红军损失惨重,这些事实都说明了依靠脱离中国实际、脱离实事求是的指导方针,是不能够完成历史使命的。1935年1月,遵义会议召开,会议批判了第五次反“围剿”以来军事指挥上的错误,调整了中央机构,作出了一系列正确的重大决策。这是中国共产党开启独立自主解决中国革命实际问题的标志,也是党的历史上一次生死攸关的重大转折。遵义会议之后,在以毛泽东同志为代表的中央领导集体领导下,红军克服重重困难,顺利突破国民党军队的围追堵截,从此摆脱了被动局面,实现了中共中央和中央红军的战略转移。实践证明,中国共产党人有能力独立自主地解决自己的问题。中国共产党在走向成熟的具体实践中积累了坚持独立自主、实事求是、一切从实际出发的宝贵经验和精神财富,这也是长征精神的重要内核。

(四)顾全大局、严守纪律、紧密团结的精神。漫漫长征之路,需要强大的凝聚力和战斗力支撑。红军将士们顾全大局、严守纪律、紧密团结,为长征的胜利奠定了坚实基础。红军中的红一方面军、红二方面军、红四方面军等各路部队虽然行军路线不同,但始终坚定立场、听从指挥,自觉服从大局,最终会师。长征沿途虽然条件艰苦,但是红军将士们坚决执行“三大纪律、八项注意”等各项纪律,团结少数民族等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凝聚起战胜一切困难的强大战斗力。正是凭借顾全大局、严守纪律、紧密团结的革命精神,才铸就了一支团结一致、勇往直前、无坚不摧的中国工农红军。

(五)紧紧依靠人民群众,同人民群众生死相依、患难与共,艰苦奋斗的精神。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同人民风雨同舟、血脉相通、生死与共,是中国共产党和红军取得长征胜利的根本保证,也是我们战胜一切困难和风险的根本保证。”长征途中,红军将士们严格执行党的群众路线,紧紧依靠人民群众,坚决维护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正是因为党和红军将士们始终坚持全民全意为人民服务,才有了广大人民群众的拥护、支持和爱戴,获得了人民群众自发支援和倾力相助,为长征的胜利奠定了强大的群众基础,提供了重要保障。

三、长征精神为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提供强大精神力量

  长征精神是党和军队的宝贵精神财富,也是中国共产党思想建设的重要精神资源。弘扬伟大长征精神,走好新时代的长征路,是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必然要求,也是全面从严治党、不断提高党的执政能力和领导水平的必然要求。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全党必须牢记,全面从严治党永远在路上,党的自我革命永远在路上”。在党的自我革命过程中,继承和发扬党在长期革命斗争中形成的优良传统、优秀作风,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长征精神历经时代磨炼,对于激励和鼓舞我们今天的各项工作和斗争,具有很强的现实意义和时代价值,也为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提供强大的精神动力。

(一)弘扬伟大长征精神,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必须始终坚定崇高的理想信念。长征的胜利离不开红军将士们坚定的理想信念。面对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进入新时代并取得了历史性成就,但不容忽视的是党的建设也面临一系列新的挑战,部分党员中出现理想信念动摇、政治立场不够坚定的现象。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理想信念动摇是最危险的动摇,理想信念滑坡是最危险的滑坡。”这就要求党员干部不论时代如何变化,都要从长征精神中充分汲取坚定理想信念的力量,用坚定的理想信念武装头脑,深学细悟马克思主义理论,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认真学习党章党规,学会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方法分析问题、解决问题,以坚定的理想信念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

(二)弘扬伟大长征精神,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中,必须始终坚持敢于吃苦、勇于奋斗。艰苦奋斗是我们党的优良传统,但不是战争革命年代固有的,长征时期红军战士敢于吃苦、勇于奋斗的精神,在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中仍然要继承和发扬。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并不是一蹴而就的,全面深化改革的路上会遇到很多困难,全面从严治党的道路也不可能一帆风顺,这都是一个长期的艰巨任务,艰苦奋斗精神是整个过程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精神支柱。这就要求在新时代的长征路上,继承和发扬艰苦奋斗的优良传统,发扬不畏艰险、敢于吃苦、勇于奋斗的革命精神,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念,毫不松懈纠治“四风”,持之以恒正风肃纪,营造风清气正的政治生态和良好的发展环境。

(三)弘扬伟大长征精神,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中,必须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是马克思主义理论的精髓,也是我们党的优良传统和长期坚持的思想路线。长征过程中的遵义会议作为党的历史上生死攸关的转折点,以实事求是独立自主的精神挽救了中国革命,为长征的顺利奠定了坚实基础。在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中,要继续弘扬长征精神,始终贯彻党的思想路线,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理论联系实际,实事求是,在实践中检验真理和发展真理。把握社会主义建设规律,将马克思主义同我国的实际国情相结合,一切从具体国情出发,依靠自己力量独立自主解决发展中的问题,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四)弘扬伟大长征精神,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中,必须始终坚持顾全大局、团结奋斗。顾全大局、严守纪律、团结一致是长征精神的基本要素,是中国共产党加强党的建设的重要内容。进入新时代,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更加离不开顾全大局、严守纪律、团结一致的精神力量。在长征时期,中国共产党人从全局出发,以长远眼光分析战争局势,站在大局的角度处理问题。进入新时代,面对新形势新问题,更要牢固树立大局意识,全局观念,正确处理好个人与集体的利益,始终在思想上、行动上同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面对各种风险挑战,更需要切实加强党的纪律建设,严守党的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坚决维护党的团结统一,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拥护“两个确立”,凝聚起战胜一切困难的强大组织力和号召力。

(五)弘扬伟大长征精神,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中,必须始终坚持党的群众路线。长征的胜利离不开人民群众的支持和帮助,人民群众是长征取得胜利的重要保障和坚强后盾。密切联系群众,是长征精神最本质的特征。习近平总书记强调,“群众路线是我们党的生命线和根本工作路线,是我们党永葆青春活力和战斗力的重要传家宝。”要扎实走好新时代党的群众路线,牢固树立群众路线是党的执政生命线的理念,坚持以人民为中心,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充分调动人民群众积极性,始终保持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要强化宗旨意识,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把人民群众的利益放在首位,切实为群众办实事、解难题,实现好、维护好和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要善于做群众工作,创新工作方法,更好地服务群众,依靠人民群众的力量不断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

  (作者分别系河南省委党史和地方史志研究室第一研究处四级主任科员、处长)

责任编辑: